以“四化四数”攻坚,
青岛数据流通利用生态加速成势
山东省大数据局、青岛市人民政府
山东省大数据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攻坚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建设。
一是突出集约化统筹,确保数据供得出。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推动建设运营、场景接入等工作,以青岛先行先试为抓手,构建统一的“1+N+M”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体系,畅通数据可信流通主航道。
二是突出市场化运营,确保数据流得动。指导各类市场主体建设“三统一”底座,为数据流通提供“统一入口+统一底座”支撑。创新推出轻量型接入连接器,节省企业投入。组建“全国海洋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和“城市数据运营共同体”,探索数据流通利用新模式。
三是突出生态化培育,确保数据用得好。创新推出“点—线—面”(即,单体企业-数据空间-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三维运营模式,制定试点平台运营方案,与数据空间、数据流通交易平台间建立收益分配机制,激发生态协同“乘数效应”。“点”上联动534家市场主体,“线”上贯通海洋、工业2大行业数据空间,“面”上接入公共数据运营平台、交易平台2大平台,上架380项数据产品,在金融、医疗等领域打造4个场景。协同广州、深圳等试点城市在港口等领域开展跨域场景对接,初步与北京、杭州、大连等试点城市建立合作意向,同时接入烟台等非试点城市场景。
四是突出安全化管控,严守数据安全线。在“隐私计算”试点基础上,融合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参与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 技术架构》等标准及技术文件编制,支持海尔卡奥斯参与制定IEEE可信数据空间国际标准,以标准引领试点建设。
下一步,山东省大数据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将以场景为驱动,加强跨区域跨行业数据流通,持续深化政策举措和运营模式创新,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典型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