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丨西安市“五位一体”协同发力 打造“丝路数港”西部数据流通新枢纽

  • 2025.09.13
  • 来源:西安市数据局
  • [ 打印 ]
  西安市作为全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首批试点城市,融合可信数据空间、数据元件和隐私保护计算三条技术路线,探索“标准引领、平台创新、政策配套、生态筑基、园区聚势”五位一体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建强基础设施,打造枢纽能力新支撑。遵循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建成数据接入、加工、流通、应用全链条服务能力。建设城市普惠性可信数据空间,具备智能合规检测、数据安全防护、链上可信存证、跨区域协同开发等核心能力;开发基础型、标准型、拓展型三类接入连接器,降低企业数据接入与交付门槛;推出数据元件源端加工一体机,硬件部署要求降为6台服务器;研发基于专用加速芯片的隐私保护计算平台,计算效率较传统CPU架构提升1-2个数量级。实现与丝路数据交易平台对接互通,并通过互联互通测试和四城联合复杂跨域加工场景验证,初步形成多业务协同、跨区域联动的枢纽能力。
  二是创新制度政策,构建优良发展新环境。将试点工作充分融入西安市经济产业发展,通过《西安市加强网云算数安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6年)》《西安市建设软硬一体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促进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支持本地3500余家软信服企业转型数据服务商,对开展数据交易、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数据标注、打造典型示范用数场景等情形进行奖补,支持数据技术攻关,以应用场景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三是培育生态体系,拓展场景应用新空间。以试点为契机,建设“丝路数港”省级数据产业集聚区,深入走访调研25家重点企业,面向社会发布“入港”倡议书,召开3场企业推介会并常态化组织企业沙龙活动,建立“一对一”数商服务机制,按照“全域可见、跨域可用、价值释放”三步走,已接入244家市场主体,登记数据资源176项,上架1080个数据产品,重点支撑打造智游三秦、个人背调、企业评分、智能制造产业链分析等10余个应用场景。
  下一步,西安将持续攻关隐私保护计算等关键技术,深化制度创新,强化市场需求牵引,推动数据产品从“量”到“质”提升,打造更多特色示范场景,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贡献西安智慧和方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