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践展”成功举办

  • 2025.08.30
  • 来源:国家数据局
  • [ 打印 ]
  8月27日至30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践展”(以下简称“展览”)在贵阳成功举办。
  本次展览共设置高质量数据集、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数据标准化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四个主题专区。
  高质量数据集是可以直接用于开发和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合。高质量数据集专区主要展示了基于数据基础设施服务开展清洗、标注、评测、训练、回流等,并最终获得“炼化的数据石油”的实践过程以及高质量数据集对智能应用的赋能等内容。
  数据流通利用设施,是数据基础制度和数据技术的物理承载。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专区主要展示了各地数据基础设施通过统一标准实现互联互通,支持数据一点接入、全网通达,破解跨域“找数难、流通难、加工难”的实践进展。目前,我国已建设区域功能节点7个,城市业务节点28个,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覆盖20个省,上架了近万个数据产品,形成了良好产业发展态势。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通过“算力并网、以网调算”推动“算、网、供、需、调”五要素一体协同发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专区主要展示了各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情况以及国家数据局为解决“算力设施小散弱、算力供给余缺并存、中小企业算不起”等问题,推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试验验证平台,打造算力资源“一本账”、调度“一盘棋”、整合“一张网”的实践进展。目前,平台以63项指标绘制全国算力资源“动态地图”,已初步实现对“东数西算”8大枢纽10大集群、三大运营商、曙光超算互联网等纳统监测,覆盖901个算力设施,提供40余款产品。
  数据价值释放的关键在规模化流通,规模化流通的重要基础是统一的标准规范。数据标准化专区主要展示了数据领域标准化建设,推动“车同轨、书同文”的进展。展示了自去年9月印发《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0月成立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来,数据领域已制定的40项标准及技术文件以及在300余家单位开展技术验证试点情况。
  展览首次系统性展示了全国数据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取得良好开局的实践过程。全方位展示了国家数据局在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谋篇布局,各地数据基础设施工作实践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应用系统。展览突出呈现了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创性和实效性,效果获得了观展嘉宾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本次展览由国家数据局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数据管理部门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信通院、中科院计算所、数据空间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为、数据堂等企业参加展览。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总结好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践经验,综合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方式开展普及和推广,凝聚各方共识,持续打造便捷高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