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务频道  >  数字社会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之三十七 | 武汉:燃气巡检链上监管 强化城市安全保障

  一、案例简介
  武汉市构建了基于数字身份的燃气巡检链上监督系统,集成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赋能燃气巡检数据治理和监督,通过巡检一张图可视化服务、区块链服务、系统对接服务、数字身份服务等模块实现对全市供气企业燃气巡检高效、低耗、可信的监督,实现一屏统览、实时掌控,巡检数据可查、来源可信、全周期可溯,有效保障全市燃气供应安全。

图1 基于数字身份的燃气巡检链上监管系统架构图
  二、主要举措
  (一)构建全市区块链中枢平台,支持链上监管低成本开发。
提炼各监管领域对区块链技术的共性需求,经过业务、运营、维护标准化处理后,将区块链技术的基础能力、应用能力汇聚沉淀到中枢里,建立并持续完善全市区块链中枢平台,为燃气巡检链上监管系统的低成本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二)引入数字身份赋能巡检点,保障链上监管数据安全可信。引入数字身份赋能巡检点,并将巡检点产生的巡检数据指纹在区块链网络中上链存证,通过数字身份与分布式网络的协同工作,为巡检数据的来源进一步提供了可信身份验证。同时,通过记录数据的身份信息、传输路径及完整性验证,为数据溯源提供了全面的支持,保障监管数据安全可靠。
  (三)构建统一运维体系和标准规范,促进链上监管高效运行。基于“i武汉”城市码建设,打造全市供气“一张网”,运用GIS地图展示燃气管线巡检进度。通过空间索引技术以及路径规划算法提升数据搜索效率,在同一管理平台管理多个区块链应用,实现多条链、多个群组、多个应用的集中管理,促进巡检数据高效、低耗、可信监管。
  三、应用实效
  (一)试点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系统已投入使用,接入数据约123万条(巡检计划2.8万条、巡检记录120万条、隐患数据218条、巡检点3371个),177公里管线已纳入监管,所有巡检点已实现数字身份接入,完成所有数据上链。在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实现燃气巡检全天候、及时性、可信任,起到降本增效、保证安全的效果。
  (二)形成可推广复用的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据估算武汉燃气管线的巡检数据量将达到亿级别,燃气安全监管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按照《武汉市燃气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武汉市供气企业共17家,计划未来4年内全部实现接入,实现各区政府亟需燃气巡检数据在区块链上的统一监管。
  四、特色亮点
  (一)政企协同,试点先行,由点扩面。
项目由武汉市政府监管部门牵头,联合央企进行试点,并向全市推开,通过由点到面的推进方式,有序推进系统建设创新,为全局性改革提供示范、突破、带动的效能。
  (二)“数据不出域”多方监管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采用分布式的组合/混合数据结构,包括数字身份和数据指纹Hash(原始数据通过SHA256函数计算),通过key/value键值对以数据交易形式写入到分布式账本。提出多方监管数据模型,实现数据不出域前提下对数据的安全可信监管,促进数据流转效率,有效减少原数据泄露隐患,降低监管侧数据存储成本,有助于建立更加安全和可控的数据生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