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务频道  >  数字社会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之三十九 | 大连:多源数据融合应用 赋能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一、案例简介
  大连市以数据融通和开发利用为抓手,以“一张网、一块屏、一平台”为总体架构,构建城市数字化转型智能中枢,打造一体化协同共治体系,实现“一屏统揽”“一键调度”“一体联动”“一网共治”。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应用,实现城市态势实时感知、运行风险智能研判、事件处置协同高效、指挥调度敏捷响应、平战特时快速切换。

图1 多源数据融合应用赋能城市治理体系示意图
  二、主要举措
  (一)构建两级联动体系,形成上下联通全闭环。
建设“1+M+12+X”市区(县)两级联动体系,形成市区两级系统全面联通,集成“数据融通、预警研判、协同处置、联动指挥、行政问效”核心功能,形成全流程闭环。
  (二)依托城市运行平台,建设治理体系全覆盖。围绕数据、业务和人工智能三大功能,打造应用枢纽、指挥平台和赋能载体,实现多屏联动,多跨协同。
  (三)汇聚全域数据资源,夯实感知决策基石。建立城市运行数据湖,实现政务、视频、物联感知、地理信息、社会行业等数据归集加工,提升城市体征监测、数据辅助决策和对外服务能力。
  (四)聚焦重点环节领域,丰富智慧场景建设。围绕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创新应用场景体系,形成“观管防”完整闭环,提升城市治理“实战”能力。

图2 商圈客流实时画像辅助管理决策图
  三、应用实效
  (一)动态感知城市运行,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
打造城市运行监控体系,实现各类信息全景呈现,各类事项闭环处置。依靠AI及时发现城市事件,精准定位“城市问题”,联动多部门协同处置,事件发现效率提升20%,事件处置效率提升50%,市民体验改善率提升21%,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二)高效处置城市事件,构建自治共治新机制。构建市区两级、纵横覆盖的自治共治体系,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在“防台防汛”场景中,通过重点隐患点位分级审核管理及AI算法赋能,汛期日常隐患巡查效率提升37%;通过综合指挥能力赋能,资源调度及协同决策效率提升56%。
  (三)数据赋能城市共治,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依托城市治理融数融智,实现民众关注事件高效处理。例如诉求分析场景对12345诉求数据深度挖掘,实现高频事件源头治理、周期性事件“未诉先办”、一事多诉事件重点督办,聚焦高频热点事件主动出击,使得该类事件的投诉量降低20%,市民满意度提升10%。
  (四)数字驱动城市产业,推动产业发展新态势。打造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双驱动,带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提高新质生产力。例如,气瓶燃气监管场景,融合住建、市场等政务数据和华润燃气等企业数据,在全链路监管的同时,通过城市治理标准要求反向推动企业在管网、哨兵等监管运行方面的改造和升级,带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
  四、特色亮点
  (一)运行体系及数字基座重构。
重构城市运行体系,实现“两级平台、五级联动”,打造一体化协同联动体系。重构数字政府基座,整合条线业务系统和指挥调度平台,建立多部门多层级一体联动机制;整合治理要素数据,以数据驱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整合物联感知资源,升级城市感知体系。
  (二)政务、时空、企业多源数据融合应用。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应用,推动政府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例如融合地铁公交、互联网实时客流和实时路况等数据,实现超阈值智能客流预警,支撑重大活动保障期间交通的提前规划、实时监控、有效疏导。
  (三)AI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通过AI算法赋能实现事件智能发现,结合事项、流程、权责等进行智能算法训练,实现事件智能分拨,利用算法模型进行工单汇聚、智能标签、语义挖掘等,实现政情民意深度挖掘,高频热点事件主动治理。
  (四)统筹集约项目建设审批模式。统建AI中台、时空地图、融合通信等共性能力,统一开发共性场景,支撑城市运行总平台,并对外赋能各部门、各区县调用,降低全市信息化建设成本。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