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 以赛促用 以赛促创 释放医疗健康数据潜能

  • 2025.07.16
  • 来源:国家数据局
  • [ 打印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医疗健康赛道设置了医疗健康数据跨机构数据协同应用、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强化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规范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等一系列赛题,旨在通过竞赛的方式,以赛促用,以赛促创,深度挖掘并释放医疗数据潜在价值,为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医疗健康数据跨机构数据协同应用
  目前,医疗健康数据主要存储于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内部,跨机构数据协同应用成为行业内的突出短板。针对这一痛点,需从技术突破、数据治理、应用场景三方面构建全链条解决方案。
  技术赋能突破数据孤岛。通过搭建可信数据空间,综合运用隐私计算(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构建“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流通机制,有效平衡隐私保护与数据权属问题,推动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及企业间的数据融合流通。
  强化数据治理标准化建设。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将数据治理纳入核心战略,严格遵循国家统一数据标准,对电子病历、检验结果、影像数据等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标准化清洗和脱敏处理,为跨机构科研数据流通筑牢基础。
  拓展多元场景应用价值。除科研数据协同应用,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及妇幼保健、免疫规划、慢病管理、老年健康等重点公共卫生业务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动态归集和共享,也将有效提高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质量和服务效果。
  二、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
  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医疗服务流程,构建患者就诊全生命周期、多场景协同的智慧医疗、智慧服务体系。
  基于数据驱动,通过智能问诊与跨域协同机制,促进诊疗资源精准匹配与流程优化,依托移动支付、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等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处方流转及健康管理闭环,减少非必要环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降低全社会医疗成本。
  通过全域医疗健康数据互联共享与智能决策,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全链条服务,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医疗服务网络,切实缩短就医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就医服务可及性,将让群众享受更高效、更人性化、更智能的医疗健康服务。‌
  三、强化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
  医疗健康领域积累的海量异构数据,是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激活数据资产潜能需统筹流程再造、标准构建、技术创新、制度完善与生态培育,推动医疗数据在诊疗业务、临床科研、运营管理、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共卫生、医保基金的精细化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价值释放。
  建设多模态医学语料库、高质量数据集及数据标注平台,持续增加数据供给,支撑跨学科知识发现、AI辅助诊疗及创新药械研发。突破异构数据融合壁垒,建立覆盖数据采集、标注、共享的全链条标准,推动医疗数据赋能诊疗服务、慢病管理、传染病预警监测等场景,打造包容开放的创新环境。同时需完善数据确权、伦理审查及安全监管机制,防范数据滥用风险。
  四、规范医务人员依法执业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医务人员执业相关法律法规嵌入诊疗全流程,建立动态全流程质量控制与合规监管机制,实现执业风险实时风险预警、合规性全链条约束,构建医疗服务智能化合规管理体系。
  在诊疗过程中,自动识别诊疗行为与法律法规的适配度,前置干预超范围执业、病历内涵有误、医疗文书瑕疵等潜在问题,确保关键行为节点可追溯。针对互联网诊疗等新型场景,强化身份核验、处方审核及数据使用授权的闭环管理,结合动态权限控制实现数据最小化应用。
  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模型,持续优化合规审查规则库与风险识别阈值,推动监管从单一场景适配向全域覆盖,形成法律规范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框架,实现执业行为标准化、风险可控与主动监管。
  作者:
  马瑜婷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研究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