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呼和浩特市以新城区为试点,通过设立混改公司,设立数据资产登记中心和数据要素产业园,建设数据资产登记、评估、运营及交易平台,开展数据要素培训、标准制定、试点示范等方式,多措并举营造数据要素市场化氛围。
二、主要举措
(一)设立混改公司,以市场化方式引领数据要素市场健康、长效建设发展。在新城区政府的指导下,新城区区属国资企业联合技术支持企业成立“内蒙古国信数据要素综合服务有限公司”,运营内蒙古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
(二)设立数据要素窗口,为社会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在新城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数据资产登记中心,以数据要素综合服务窗口为载体,为办事企业提供数据资产登记和综合咨询服务;在数据要素产业园设立数据资产专区、应用场景专区、开发利用专区、金融服务专区。
图1 数据要素窗口
(三)设立数据要素产业园,形成数据要素全产业链业务生态体系。聚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数据评价机构、金融机构等机构,整合盘点识别、合规认定、质量评价、应用场景评价、登记评估、资产入表、流通交易、融资贷款等能力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建设数据资产登记、评估、运营及交易平台,打造数据要素一站式服务基础设施。提供从数据登记、评价、治理、质量等级认定、评估到数据运营流通的一体化能力。
(五)开展数据要素培训、标准制定、试点示范,多措并举营造数据要素市场化氛围。协同专业机构,形成区域制度、标准、管理规范、业务指南;组织专业培训,建立体系化的方法和流程,培养数据要素人才。
三、应用实效
(一)探索数据资产登记。依托新城区政务服务大厅,以数据资产登记中心及数据要素窗口为载体,以公共服务的形式,经过数据资产登记审核流程,为4家符合要求的企业主体出具10个数据资产登记证书。
(二)数据要素综合咨询,助力企业了解数据要素领域。依托新城区政务服务大厅,为各行各类各领域企业提供370余次数据要素政策背景、标准规范、实施路径、行业案例等综合咨询服务。
(三)数据要素培训,营造市场氛围。举办“呼和浩特市首期数据要素座谈会暨全面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研讨会”,新城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共40余人参会。
四、特色亮点
(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模式。一是政府牵头设立数据要素专班,企业参与专班,专班成员实时沟通、高效沟通。二是政府牵头建设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企业作为中心实际运营方和业务实施方。
(二)建设数据要素产业园,形成数据要素全产业链业务生态体系。以数据要素产业园作为数据要素业务集中承载地,完善服务链条,聚集数据要素产业生态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