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之二十六 | 无锡:深挖交通信号数据价值 构建城市级车联网产业生态

  • 2025.01.12
  • 来源:国家数据局
  • [ 打印 ]
  一、案例简介
  无锡市作为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依托物联网和汽车产业优势,致力打造“车联网第一城”。通过智能网联道路设施的部署和车联网产业园的建设,提升交通信息服务、公交优先等城市级服务,推动物流、接驳、环卫、公共出行等自动驾驶服务规模化落地。
  二、主要举措
  (一)体系构建,引领产业规范发展。发布了《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无锡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无锡市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处置指导意见》《无锡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等,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规范化管理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多方协同,构建授权运营机制。由市交通集团旗下车联网产业发展集团,统一承担全市车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工作。通过数据管理部门与公安交警、工信等部门的协同,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建立了交通信号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服务机制,实现了资源的高效整合。
  (三)标准引领,推动技术先行先试。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技术架构,研发了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分发系统。制定了2项行业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突破了数据低时延采集和质量保障的瓶颈,确保交通信号数据标准的统一与互认、高效流通与广泛应用。
  (四)市场驱动,深化场景创新应用。在交通管理领域建设智慧交通大脑,在公共出行领域推进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小巴、公交等投运,在市政保洁领域推行无人驾驶环卫清扫,在城市物流领域配置低速无人配送装备。同时鼓励推出有核心竞争力的集成性车载设备、路侧通信设备等产品,支持企业研发突破车辆后装智能网联终端。
  三、应用实效
  (一)形成了全域全网全覆盖的车路云基础设施体系。完成1723个路口信号灯联网联控,674个点位安装了RSU(路侧单元),330个路口部署了各类感知及边缘计算设备,推动全域4210个信号灯路口进行了联网改造。搭建了市区两级车联网云平台,推动了交通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高效流通、全面开放与应用。
  (二)形成了行业应用多样化的城市车联网生态体系。与车企、通信运营商、图商以及行业应用企业形成紧密合作,开展自动驾驶小巴微循环服务、无人智能清扫车,落地了信号灯推送、公交优先、无人接驳和物流运输、汽车前装研发量产的测试验证等代表性服务,实现了交通信号灯数据上图、上车等全端应用服务,完成全量车路协同场景应用验证。

图1 跨城市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示意图
  (三)形成了产业发展高增速的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2023年,全市203家重点企业实现营收233.9亿元,同比增长18.65%。与中国移动、吉利等央企及龙头企业形成深度合作,落地吉利(无锡)协同创新中心和国资委“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型项目”,培育了航天大为、天安智联、车联天下、斯润天朗、晓枫汽车等骨干企业。

图2 手机导航地图上显示信号灯状态
  四、特色亮点
  (一)授权运营:构建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新模式。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公安交管部门主动开放交通信号数据,由国企车城智联公司运营。不仅打破了数据壁垒,还以市场化手段链接了产业端、车端、应用端,形成了数据流通的闭环和要素的高效利用。
  (二)技术创新:打造车路云深度融合新生态。通过部署RSU(路侧单元)实现车路直连,云端实现车联网云控平台与车企平台、图商平台的数据交互,不仅提升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还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三)跨城互联:探索区域协同复制推广新路径。与上海嘉定、浙江德清合作,通过车联网云控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了跨城交通信号服务的协同,增强了数据的共享性和可用性。探明了交通信号数据要素的作用机制,经验做法已在全国27个城市地区推广应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