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近年来,上饶市以高铁经济试验区为主阵地,锚定建设“全国知名大数据科创城,打造国内一流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战略目标,通过引进动漫、游戏、科技等领域头部企业,迅速壮大数字经济,企业总数从50余家增长到2000余家。总部经济与产业园蓬勃发展,新兴业态如无人机配送、车联网测试路段等相继落地,形成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城聚人的产城融合新格局。
二、主要举措
(一)优化运营机制,激发改革活力。充分发挥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将试验区原来的11个内设机构精简为7个。成立专业的招安商一体队伍,建立企业挂点服务等机制。
(二)强化平台供给,提升支撑能力。建设文娱创意中心、电竞总部基地、中科数创园、贪玩游戏生态产业园等一批“筑巢”载体,提升产业承载力。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华为江西云数据中心,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国产信创AI智算中心。
(三)完善城市配套,促进产业集聚。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立足华熙、云上两大商圈、三大饶派街区、两大五星级酒店规划格局,吸引知名商贸品牌入驻,构建商贸全产业链业态。推进高铁中学、高铁小学、上饶市中心医院等重点民生项目落地,以高品质城市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加速集聚。
图1 产城融合运营中心系统架构图
三、应用实效
(一)产业集聚,构建百千万亿产业生态。产业规模、数量、就业人数实现几何级增长,形成了百家龙头企业、3个百亿集群、千家数字经济企业、万人数字经济从业人员、千亿营收规模的“百千万亿”的产业基础。以中旭未来、京东为龙头的数字文创赛道,建成全省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二)城市繁荣,打造宜居宜业发展环境。“一城十园”初显格局,打造大数据科创城、内容审核产业园、电商直播产业园等近百万平方米的十大产业园;打造“饶派”美食不夜街、“饶派”沉浸式街区和“饶派”年青力中心三大街区;打造200套高管公寓和1100套员工宿舍;建成高铁小学、高铁中学等人才生态项目。
(三)融合创新,赋能应用场景多元发展。建成智慧产城融合运营管理中心,开通商业级“无人机配送”航线,建成车联网开放测试路段。江西师大数字产业学院、华东数字医学研究院等10余个高能级科创平台相继落户,20余项技术成果在本地研发、生产、销售,有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四、特色亮点
(一)以专业服务为驱动,打造四最营商环境。设立数字经济服务大厅,为数字企业注册、审批提供全流程“一对一”服务。成立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大队、知识产权调裁中心和巡回审判点,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VIP服务,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
(二)以模式创新为驱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通过基金招商、飞地招商等方式,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组建产业投资公司开展基金招商,引进了环球数码等上市企业;在上海松江设立飞地,派出驻点工作小组,主动对接G60科创走廊,现已和临港集团、中科苏州院等达成合作共识。
(三)以产教融合为基石,构建人才发展高地。构建“高中低”培养模式,与江西师范大学、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学院深化人才培养合作,每年可培育输送500名本科学历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和2000余名数字技术蓝领人才。
(四)以一流生态为硬核,强化要素供给能力。强化配套供给,全力打造商圈、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优化数据供给,依托华为江西云数据中心,落地省公安厅等一批省级异地数据灾备中心。强化金融供给,合作成立10亿元产业引导母基金,帮助数字经济企业解决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