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天津滨海新区按照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赋能港口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推进港产城融合协同发展。
二、主要举措
(一)高站位谋划改革创新顶层设计。2023年,天津市出台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着力促进协同发展。2024年7月,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数字经济、港口经济成为滨海新区加快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高标准打造港产城融合数字产业聚集区。天津港积极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经开区打造产业智能化转型先行区、保税区打造产业融合化发展引领区、高新区打造数字新动能引育示范区、东疆打造全国数字货运创新集聚区、生态城打造数据要素交易集聚区。
(三)高水平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智慧港口”。充分利用AI技术,建成“5G+北斗”智能“零碳”码头;推动数字技术与空港、海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一体化综合性航空物流信息交互平台,完善“互联网+”模式的进出口货物等口岸通关服务和港口服务功能。深化5G技术在大型装卸设备远程操控、港口自动驾驶等方面应用示范。新建自动化码头、升级传统码头,加速天津港全面数字化转型,实现港口带动高质量发展。打造网络货运平台,建设政府监管、数字货运企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交换、业务协同等功能,促进数字货运行业有序发展。
三、应用实效
天津港打造新一代基于AI的智能水平运输系统,L4级商用无人驾驶ART(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高标准运行,构建1:1数字孪生,打造出全新一代港口智慧大脑。发布港口大模型PortGPT1.0,实现“5G+北斗”融合创新的全天候、全工况、全场景泛在智能。天津港集装箱智慧码头较同规模传统码头人员降低60%,减少集装箱作业倒运环节50%,能耗降低17%,通过“智慧+绿色”全领域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运营零排放。
图1 天津港智慧码头
四、特色亮点
(一)以港聚产,智慧港口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提送箱在港作业时间下降26.2%。全部滚装码头实现“零碳”运营。全球最大规模无人驾驶电动集卡成组运行,集装箱地面智能解锁站投产,建成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版运营投产,领跑自动化升级“新赛道”。集装箱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占比超过66%。
(二)以产兴城,适港产业发展跨出新步伐。2023年经济总量达7248.8亿元,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依托港口大力发展网络货运等新经济业态。满帮、货拉拉等网络货运行业领军企业加速集聚,网络货运行业运单量、实际完成运费均接近全国总量的20%,形成了聚合度高、覆盖面广的产业生态。推动京东、菜鸟建设外贸综合载体,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超6000亿元。
(三)以城促产,港口功能发挥新作用。深化与央企、港航龙头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在京设立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积极服务北京企业海运需求。深化津冀港口战略合作,以天津港为核心、河北港口为两翼的现代化世界级港口群,成为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