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之四十二 | 南京:聚力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 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动态平衡

  • 2025.01.20
  • 来源:国家数据局
  • [ 打印 ]
  一、案例简介
  南京市坚持将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作为风险防控的“第一道关口”,积极探索以应急管理信息化推进城市安全韧性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2021年9月,南京市被国务院安委办列为全国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18个试点城市之一,出台试点建设方案,明确了三大原则、六大重点任务,兼收并蓄实现“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目标。
  二、主要举措
  (一)强化组织领导,注重改革破题。市委市政府对国家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市领导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部署推进,省市领导亲临现场调研指导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各部门业已建成的系统平台,利用应急部EGIS、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与“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机制高效融合,实现汇聚接入、整合分析、共享共用。
  (二)再造业务流程,兜牢安全底线。立足高校学者、研究机构众多的区域优势,与南大、东大等10余家单位合作,深入研究危化品、燃气相邻空间、经营性自建房、树木倒伏等应用场景。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和一体化平台、经济普查数据等资源,研发应用安全生产网格化系统,给城市风险源“上户口”,打通城市安全神经末梢。
  (三)提升应急效能,突出实战导向。打造应急处置“一张图”,动态更新基础地理、专业设施、应急资源等信息。依托气象及次衍生灾害数据,结合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承灾体数据进行耦合分析、靶向预警、精准防控,开展会商研判、精准化推送应急力量资源和任务工单。
  三、应用实效
  (一)集约共享出实绩。平台全面整合四个板块20多个领域的30个系统数据,汇聚承灾体、管线、桥梁等数据13.1亿余条,有效汇聚接入101.9亿行数据,结构化数据达到1.63TB,实时分析处理监测感知数据服务68.8万次。多场景运用二维码技术,平台标注社会面风险源81.7万余个、企业风险源6.3万余处。
  (二)金陵系列创品牌。构建“金陵经营性自建房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系统、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金陵安法宝、金陵安全联检、金陵应急宝”等金陵系列功能模块,以及“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危化品全生命周期预警系统”等急用的场景。发布“经营性自建房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V1.0”,摸排评估自建房3.8万余栋。
  (三)应急调度全时空。发挥既有资源优势,搭建“南京应急直播平台”,实现了地铁在建工地涌水涌砂、金盛百货火灾、马汊河人员溺水等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全天候第一时间向指挥大屏、领导(专家)手机端实时直播、专家会商、调度指挥,近年来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94起。

图1 南京市城市安全综合应用系统
  四、特色亮点
  (一)结合实际求突破。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构建政府统筹领导、统一监测调度、多部门协调联动响应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由市应急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带领技术团队摸清建委、规资等12个部门感知网、监测系统建设情况。分专题开发跨部门城市灾害风险耦合预警模型,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与运营模式。
  (二)加强创新促实用。在需求导向上下功夫。以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全要素电子档案为基础,全面推进“安全信用脸谱”等地方标准应用。在高危行业领域依托“综研联检系统”,创新推动多部门运用“互联网+监管执法”模式。开发安全生产法条文及配套规定理解与适用微信小程序,满足便捷学习新安法需求。
  (三)处置资源抓共享。在应急实战上下功夫。引入分享经济理念,将应急任务需求与专家、装备等政府社会资源连接起来,实现交互利用、协同匹配。目前共加盟各类专家1700余名,救援队伍718支,各类装备物资13.6万台(套),可在线实时地组织专家对重大复杂的事故现场开展“同框会诊”,边远地区无差别享受安全生产技术服务。

图2 城市安全风险“一张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