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之八 | 重庆:推进三级治理中心建设 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 2025.01.03
  • 来源:国家数据局
  • [ 打印 ]
  一、案例简介
  重庆市发挥直辖市扁平化管理优势,依托数字重庆“1361”总体构架,建成“一体部署、三级贯通、五级调用、多跨协同”的三级治理中心,构建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实现城市运行和治理全域覆盖、全程感知、全时响应、全景赋能,有效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主要举措
  (一)全力打造重庆“城市大脑”。市级治理中心作为“城市大脑”,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体系建设、标准制定的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六大应用系统、贯通区县和镇街治理中心,全面建设党建统领、经济发展、设施运行、社会治理、应急动员、文明创建、生态景观、生产生活服务八大板块、跑道、子跑道,打造市委、市政府推动各领域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智慧系统。
  (二)全面建设区县“实战枢纽”。区县治理中心作为“实战枢纽”,发挥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系统集成关键作用,全量承接市级八大板块、跑道、子跑道,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子跑道、体征指标体系,承接市级应用,打造区县党委、政府推进数字重庆建设落实落地的属地化支撑系统。
  (三)全域部署镇街“执行末端”。镇街基层指挥中心作为“执行末端”,发挥综合集成、条抓块统作用,按照“一中心四板块”模式运行,推进市、区县级应用贯通实战,打造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及时发现问题,精准控制风险,高效解决问题的一线作战系统。
  三、应用实效
  (一)治理效率显著提升。建立“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工作闭环,实现事件从发现、上报、处置到反馈的全过程高效管理,汇聚全市700万余件事件,大幅提高城市治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监管能力大幅提升。持续优化三级驾驶舱,跨区域、跨层级城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城市运行监测体系,推动城市运行治理从“人工被动响应”到“智能精准防控”转变。
  (三)基层治理能力增强。实体化运行1个市治理中心、41个区县治理中心和1031个镇街治理中心,建成重庆市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GIS系统),集成落地市区级应用,迭代多跨调度组件,实现市域基层治理体系整体重构、上下贯通联勤联动。
  (四)城市运行更加智慧。建成城市体征指标专题库,集成关键绩效指标(KPI),发布城市运行治理大模型,打造体征“一键查”、事件“总枢纽”、风险“一张图”、城市“体检表”等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制定风险处置预案1800余个,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和灾害风险事件。
  四、特色亮点
  (一)三级联动、协同共治的治理体系。构建市、区县、镇街三级联动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上下贯通、横向协同,打破传统层级管理的壁垒,确保治理指令的快速传达和治理效果的有效反馈。
  (二)数据驱动、决策科学的治理模式。构建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提供数字资源(应用、云网、数据、组件、感知)服务门户,持续沉淀数字资产,畅通数字资源循环通道,实现数字资源“一本账”管理、一站式浏览、一揽子申请、一体化配置。
  (三)精准施策、高效响应的应用场景。围绕群众关切和社会治理痛点,开发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如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实现城市治理的精准施策和高效响应。
  (四)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公众参与等方式,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提升治理效能。

图1 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图

图2 三级治理中心整体构架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