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智慧航运高质量数据集
推荐单位:交通运输部
申报单位:长江水上交通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一、背景
长江航务管理局为深入贯彻交通强国战略,加速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组织直属单位长江水上交通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开展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用于推进航运人工智能开发,破解航运物流降本增效难、绿色低碳转型慢、安全风险防控弱三大核心问题。
长江智慧航运数据集整体架构图
二、方案和成效
一是构建体系化数据底座,夯实智能应用基础。针对航运数据标准不一、分散异构问题,通过统一数据中心汇聚船舶、港口、航道等多源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关联分析和清洗标注,形成物流、碳排、安全三大主题高质量数据集,数据可用率提升至90%。依托区块链平台实现全链路可信追溯,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研发多元化场景智能体,驱动业务智能化升级。聚焦业务需求,自主研发三类智能体:物流智能体优化船舶匹配与路径规划,有效降低空驶率;碳排智能体构建监测体系,精准反映2万余艘船舶碳排趋势;安全智能体建立风险预警引擎,实现重点隐患100%动态识别,全面赋能业务转型。
三是突破关键技术创新,健全长效运营管理体系。攻克区块链数据融合与智能体协同决策技术,建成三维可视化指挥驾驶舱,实现数据智能研判与自主响应。同步建立数据运营制度体系,形成全流程管理规范,组建20人规模的大数据创新工作室,沉淀10余类专题数据集,保障平台持续优化。
四是打造协同化发展生态,凸显行业级应用实效。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平台应用后数据冗余率降低70%,节约人工成本40%,支撑运输、绿色、安全等政策决策,带动沿江单位协同创新,成为航运数字化转型标杆。
三、创新点
一是物流数据集驱动效率跃升。创新构建多源异构数据智能汇聚技术,大幅提升数据接入效率。基于覆盖10类船型、20种属性的精细船舶语义标签体系,构建AI驱动的“船-港-货”动态匹配模型,实现物流路径高效优化。
二是碳排数据集支撑绿色转型。构建符合国家标准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全面监测和分析船舶排放情况,识别重点排放区域和高排放船型,并以可视化方式直观呈现排放热点和变化趋势,精准反映长江航运碳排放趋势及减排治理效能。
三是安全数据集筑牢安全防线。融合海量标注数据及统一语义标签,构建“场景-业务-模型”协同预警体系。大幅提升船舶违规锚泊、危险追越、偏航行驶等异常行为识别准确率,加速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