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震典”地震监测人工智能数据集建设及其应用
推荐单位:应急管理部
申报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一、背景
地震学高质量数据集的缺乏阻碍着人工智能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应用。在“震典”数据集建设中,引入中国测震站网全量高质量数据,成为全球最大规模地震学AI标准数据集,支撑了地震学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了震害监测和能源生产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构建了“数据驱动-技术革新-数据优化再驱动”的良性循环模式,为提升防震减灾能力和服务经济发展持续供能。
中国地震局“震典”地震监测人工智能数据集
二、方案和成效
一是构建海量高质量地震学数据集。“震典”数据集作为国际领先的地震学权威数据集,整合了地震学观测数据与专家分析经验。数据量达1.6TB,时间跨度14年,是全球震中距范围最广、震级跨度最大、事件类型最全面、事件个数最多、标注数量最大、震相类型最丰富的地震学AI标准数据集。
二是显著提升地震业务能力。“震典”数据集支撑研发的地震学大模型,实现了地震事件的智能化监测,自主研发的协同智能编目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产出效能,为地震业务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广泛支撑行业内外智能应用。“震典”数据集自2023年10月发布以来,获得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访问量已突破2.7万次,支持了38家单位30余个国家级项目,被应用于地震监测预报AI模型研发、矿震监测与安全生产辅助决策、水库地震及机理研究、地震高精度成像等多个重要领域。通过建立个性化数据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数据应用价值,为防震减灾事业和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核心发展动力。
三、创新点
一是创新型建设与运营模式。数据集建设通过统一标准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国省台三级监测数据实时互通与质量管控。引入动态可视化监管平台,提升数据处理与标注的自动化率。定期更新数据集、开展成果推广和成果转化,推动地震监测业务高质量发展。
二是多维度创新助力智能化转型。通过持续优化算法模型和迭代更新“震典”数据集,广泛支撑了行业内外核心业务和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在地震监测预报、AI模型体系构建、智能系统研发、高精度结构模型构建、能源安全生产、工程部署及成果转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